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
街車文化
雖然知道大家對街車印象不太好,總會覺得他們改裝得嘩眾取寵,並把擾民及黑社會等字詞劃成等句,不過在觀塘區以前有很多街車人出沒的地方,甚至比Road bike及MTB更要早在市區中出沒,在小學至中學的時候,借用由細玩到朋友的那一部全車紅色包圍的單車在市區中穿梭,這種誇張的外表及引人注目的鮮艷色彩,對於當時這類出身屋村,習慣過著平凡生活的少年來說,頓時有股可以與別不同的優越感出現,雖然當中沒有什麼技術,也不會去想著什麼是安全及做成危險,或許現在回頭看會覺得當時的思想很幼稚,但這種心態也正是那年齡層的成長中必要給予自己的原素。
以前社會福利在香港並不普及,有很多小孩在成長中得不到自信而變得缺乏信心,特別在屋村的小孩因為生活環境不理想,所以想娛樂就要走到樓下的公園踢踢足球或其他小時候的玩意,而街車的出現就達成了青少年期的對於自我角色肯定的情況,在屋村街車的小圈子裡可以得到朋友們的認同,更可以在穿梭馬路的同時達成對自身能力的肯定。所以街車在早期時被認為是一種自我提升自信的工具及手法,透過街車這種獨特的文化能夠帶給屬於自己的世界,讓青少年期的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的所需,但是事實上街車在香港文化中是根深柢固地影響了不少人的成長,最後大家認為街車文化是香港特有的,而且慢慢會步入歷史,但早期的街車精神確確實實帶給了我們成長的重要原素。
這玩意其實早已存在多年,只是在附近真的是頭一次發現而已。
偶爾認識了幾個朋友,有次和他們在海旁聊天的時候,那兩架單車伴隨著音樂駛近。原來他們是認識的。其中一位車主將音樂稍為關細,然後大家就聊了起來。只是看著他們四個人有的沒的說最近有沒有見過那個之類的,突然其中一人插嘴問單車改裝了幾錢,馬上豎起耳朵聽。詳細的我都忘得七七八八了,大慨全車最貴的都是音響,聲音要夠大又不能拆,太便宜的喇叭不能用,仔細的端詳這部單車,一定要仔細,平時可沒有機會看它「停」在我旁邊呢。一看之下,原來車身包圍大部份都是瓦通板自製的,主要用索帶來將之固定,然後再用marker在「包圍」上自行繪上圖案和寫字。
勉強將人力發動的單車改裝成電單車的外型,再加上本來不存在於兩輪車上的強勁音響,但畫虎不成反類犬,單車就是單車,其本質卻沒有因為外型而改變。我在想,到底是怎樣的渴望和想法,才能驅使一個人將其愛車改裝成如斯模樣?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